我院两项科技成果亮相第三届中国(安徽)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
2025/05/02
2025年4月26日至28日,第三届中国(安徽)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。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携两项重大科技成果参展,分别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固废资源化”重点专项成果《废弃混凝土砂粉再生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》、校企合作成果《大型船闸工程智能高端装备“造闸机”》,充分展现学院在低碳建造与智能装备领域的创新实力。
聚焦固废资源化:破解建筑垃圾再生难题
国家重点研发项目《废弃混凝土砂粉再生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》,由合肥工业大学牵头,联合了华南理工大学、合肥水泥设计研究院、武汉理工大学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、江苏苏博特新材料等十家参与单位,针对废弃凝土再生砂粉来源复杂、吸水性大、活性低等问题,开展基础理论—核心材料与装备—工程示范系统研究,已形成“废弃混凝土制备高品质再生砂粉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”、“再生砂粉新拌体系流变调控技术及关键材料”、“活性再生微粉制备理论与技术”等七项代表性成果。高品质再生砂粉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应用于安徽海盾建材有限公司,年处理能力达到30万吨;再生砂粉新拌体系流变调控技术及关键材料已建成年产超10万吨的生产示范线,应用于黄茅海大桥等大型项目。本项目研究成果由余其俊教授团队牵头负责,为建筑垃圾“变废为宝”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。
智能装备革新:造闸机引领水运工程建造升级
我院与安徽建工路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《大型船闸工程智能高端装备“造闸机”》,设计研发了智能移动模机,装配整体式模板,混凝土振捣机械臂,开发了移动模机行走、悬吊控制、支架控制、安全监测等集成系统,实现了自动化行走、模块化拼装、全方位振捣和数字化控制,形成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“造闸机”,与造楼机、架桥机等大国重器并驾齐驱,助力建造强国。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引江济淮以及安徽、江苏和江西等省份的巢湖、固镇、杨桥、灵璧等数十项大型船闸、地下管廊和长廊隧道工程,入选全国水运行业“十大标准化措施”、住建部首届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。本项目研究成果由王静峰教授团队负责,解决了船闸工程智能建造难题。
成果转化显实效 产教融合谱新篇
展会期间,两项成果受到安徽省科技厅、中国工程院相关领域专家及龙头企业的高度关注。学院王静峰院长、王东坡书记一行与参展团队交流,鼓励团队联合优势企业面向低碳、智能和能源等国家重大战略与需求开展科研合作,提升科研创新能力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对接,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贡献“工大土木智慧”与“工大土木力量”。
刘用/文
丁卓越、刘用/图
王静峰、高鹏/审
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: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联系电话:0551-62902066 院长信箱:civil@hfut.edu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