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优秀土木工程系列:龙门石窟
2024/10/18
一、工程简介:
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,占地面积31.7平方千米,为人文景观。现存2345座佛龛,10万余尊造像,2800余块碑刻题记,是世界上造像最多、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“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”,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。
龙门石窟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(493年)前开凿。公元493年至528年间,塑造了适合中原地区汉民族审美和文化的“秀骨清像”的佛像,修建了古阳洞等。唐朝时期历经四帝建造佛像,其中包括潜溪寺、宾阳南洞等。宋代龙门石窟新凿洞龛,并为保护卢舍那雕像。清代,乾隆帝曾游幸龙门,在龙门香山寺留下御碑亭。1997年,开展龙门奉先寺遗址考古调查与保护工作。2001年,由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收藏的看经寺内的罗汉像,送还龙门石窟研究院永久保存。2007年,卢舍那大佛结束了面部修缮工程,对大佛除尘除污,封堵大佛自身和周边细缝。龙门石窟景区主要由西山石窟、东山石窟、白园和香山寺四大景点构成。景区内多为皇家石窟。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,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。
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、美术等方面的资料,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、文化等领域的发展,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。龙门石窟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全国首批“5A级旅游景区”。2000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》。龙门石窟是石窟寺艺术中国化的完成之地和集大成者,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,还承载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。
龙门石窟所处的地形地貌属于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,龙门山和伊河河谷是区内的主要地貌单元。龙门山又分东山和西山,两山之间伊水中流,形成了小峡谷,形如“门阙”,故龙门又被称为“伊阙”。石窟开凿于峡谷两岸寒武系灰岩、白云岩形成的崖壁上,这些岩石矿物成分较为单一,力学强度大,适宜于精雕细琢,洞窟开凿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。
具体来说,龙门石窟东西两山中西山崖壁陡峭,岩体完整性好,北魏时期龙门石窟的开凿首先由西山开始,造像也以西山为多,唐代开始才逐步在东山开凿了部分洞窟。西山崖壁的地质条件为极细晶白云岩、亮晶颗粒状灰岩和白云化泥晶灰岩等不同区段,这些区段集中了龙门石窟主要的洞窟和雕刻,是龙门石窟的精华所在。
此外,龙门石窟的洞窟形制也受到了地形地貌的影响。例如,穹隆顶型洞窟是龙门石窟中最常见的洞窟形式,这种洞窟形式具有良好的力学结构,能够抵御自然风化和侵蚀。而平顶方形洞窟则是在龙门石窟开窟中进行的创新,这种洞窟形式以平顶方形中心柱结构洞窟为基础,结合了岩石特征进行了设计。
龙门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,崖壁高耸陡峭,为石窟的开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。石窟群中的洞窟、佛龛、佛塔和佛像等,均巧妙地镶嵌在崖壁之上,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,既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,也展示了佛教艺术的博大精深。
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:龙门石窟所在的地域山清水秀,景色宜人。伊水河缓缓流淌,两岸青山对峙,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。石窟的开凿并没有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,反而使其更加神秘和壮丽。游客在游览石窟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。
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: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,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、经济和社会文化风尚。石窟中保留了大量的宗教、美术、书法、音乐、服饰、医药、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,为研究北魏到唐、宋这一时期的历史、文化、民俗及雕刻、绘画、建筑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。因此,龙门石窟不仅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,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。
龙门石窟由西山石窟、东山石窟、香山寺和白居易墓园四部分组成,其中西山石窟是精华所在。石窟群共有97000余尊佛像,最大的佛像高达17.14米,最小的仅有2厘米,展现了不同朝代、不同风格的佛教艺术。石窟群整体布局呈现长条的山脉状,大大小小的石窟如同点点繁星,点缀在山壁之间,形成了独特的“点、线、面”相结合的布局。
西山石窟:西山石窟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、造像最精美的部分。其中,宾阳洞、莲花洞、奉先寺等著名洞窟均位于西山。宾阳洞由宾阳中洞、宾阳南洞、宾阳北洞三个洞窟组成,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。莲花洞因窟顶雕刻有精美的莲花石雕而得名,奉先寺则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所在,卢舍那大佛端坐于石窟中心,气势恢宏。
东山石窟:东山石窟规模较小,但造像风格独特,多为唐代窟龛。其中,大卢舍那佛龛、看经寺等洞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香山寺:香山寺位于龙门石窟东侧的香山之上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。寺内建筑古朴典雅,香火鼎盛,是游客祈福、游览的好去处。
白居易墓园:白居易墓园位于龙门石窟东南侧的琵琶峰上,是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的安息之地。墓园内环境清幽,绿树成荫,是缅怀先贤、感受文化底蕴的好地方。
龙门石窟的雕刻技艺精湛绝伦,无论是佛像的面部表情、服饰纹理还是背景装饰,都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。龙门石窟不仅是一座佛教艺术宝库,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石窟中的碑刻题记、书法艺术作品等,为研究北魏到唐、宋这一时期的历史、文化、民俗及雕刻、绘画、建筑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。龙门石窟的造像风格独特多样,既有北魏时期的“秀骨清像”风格,也有隋唐时期的丰满圆润风格。这些造像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和宗教信仰。
龙门石窟的整体格局恢弘庞大,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。石窟群依山傍水,布局巧妙,既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,也展示了佛教艺术的博大精深。同时,龙门石窟还是一座集历史、文化、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,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享受和审美体验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,龙门石窟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,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。
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,其艺术价值无与伦比。石窟内的造像线条流畅、形象生动,无论是佛像的面部表情、服饰纹理还是背景装饰,都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。特别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,更是龙门石窟的代表作之一,其气势恢宏、造型优美,被誉为“东方的蒙娜丽莎”。这些造像不仅展示了佛教艺术的魅力,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、审美观念和文化传承。
龙门石窟的历史价值同样不可忽视。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,历经东魏、西魏、北齐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等朝代,前后延续约400年之久。石窟内的碑刻题记、造像风格等,都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宗教、艺术等方面的珍贵资料。通过龙门石窟,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。
龙门石窟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、历史价值、保护状况和旅游价值,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。它不仅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,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宗教、艺术等方面的珍贵资料。同时,龙门石窟还注重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,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安全、舒适的游览环境。因此,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龙门石窟的艺术魅力。
二:工程图片
三、工程视频
https://tv.cctv.com/2024/07/25/VIDEX5L3AyPMw6tK1OpZC4da240725.shtml
注:中国中央电视台央视网https://www.cctv.com/
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: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联系电话:0551-62902066 院长信箱:civil@hfut.edu.cn